zhāishí

斋时


拼音zhāi shí
注音ㄓㄞ ㄕˊ

繁体齋時

斋时

词语解释

斋时[ zhāi shí ]

⒈  佛教语。吃斋食的时间。自黎明至正午之间。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吃斋食的时间。自黎明至正午之间。

唐 白居易 《同钱员外题绝粮僧巨川》诗:“斋时往往闻鐘声,一食何如不食闲?”
《禅苑清规·警众》:“斋前闻三下版鸣者,众僧下鉢也,次鸣大鐘者,报斋时也。”
也用以指黎明时候。 《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説昏黄火发,次日斋时方出。”

分字解释


造句

  • 进斋时悄然无声,餐桌上有扁豆汤、鱼、色拉、酒和面包。
  • 狂欢节每年都会在大斋节的开始时举行,届时里约热内卢人穿着盛装,涂上色彩载歌载舞。
  • 相反的,我要强调这些大斋节操练上的自由-我们有自由地做以及我们在做时找到自由。
  • 那些饮食失调的人不要在大斋节期间时禁食,而是要改正对食物不健康的态度。
  • 南亚举行文学节的风尚首起于印度斋普尔文学节。斋普尔文学节在2006年初次举办时花费极低,现在已经成为全球盛事。
※ "斋时"的意思解释、斋时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