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仪制


拼音yí zhì
注音一ˊ ㄓˋ

繁体儀制

仪制

词语解释

仪制[ yí zhì ]

⒈  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⒉  仪态,形制。

⒊  官名。明清属礼部。

引证解释

⒈  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

《汉书·郊祀志下》:“汉 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 秦 故祠,復立 北 畤。”
唐 元稹 《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
《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 宋 孔平仲 《谈苑》:“太平兴国 中, 孔承恭 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於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
清 钮琇 《觚賸续编·预草典礼》:“康熙 二十六年十月, 文皇后 宾天,上询仪制於宗伯,仓促无以应。”

⒉  仪态,形制。

宋 苏轼 《应梦罗汉记》:“明日至 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左龙右虎,仪制甚古,而面为人所坏。”

⒊  官名。 明 清 属礼部。参见“仪部”。

《明史·职官志一》:“仪制分掌诸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
《清史稿·职官志一》:“天聪 五年,设礼部。 顺治 元年,置尚书、侍郎各官……仪制、祠祭、主客、精膳四司。”

国语辞典

仪制[ yí zhì ]

⒈  礼仪制度。

《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下》:「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乡约书不过是添些仪制,劝醒愚民的意思。」

分字解释


造句

  • 第三部分阐述了后宫的礼仪制度。
  • 此外,文章中还对涉及的有关礼仪制度略加探讨。
  • 线性变换应用于数字化仪制图,是一种实际需要。
  • 用币制度的本质是礼仪制度掩盖下的货物交换行为。
  • 据说他自幼喜欢传统的礼仪制度,常与小朋友演习典礼仪式。
  • 国外一些应变仪制造商可提供程控式应变仪,但其价格高昂。
  •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
  • 选择自动驾驶仪制导体制,建立了机载布撒器纵向控制系统模型。
  • 介绍了声光粉尘爆炸仪制作的方法、操作的过程和用此仪器作实验的优点。
  • 挽歌与音乐紧密相连,哀挽之音感人是挽歌被纳入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因素;
  • 数字型超声波检测仪制造厂家只提供了操作规程,没有仪器设计原理,这样容易导致在使用中对有些功能理解上的欠缺。
  • 用RFMS-4射频磁控溅射仪制备纳米多层膜技术稳定可靠,在优化工艺条件下能保证薄膜成分和溅射速率的稳定性。
  • 以孔子和老子为例,孔子将“仁”作为理论基础,认为具备“仁”的君子应该恢复古代的礼仪制度,以此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和社会运转的价值标准。
※ "仪制"的意思解释、仪制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