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礼


拼音wǔ lǐ
注音ㄨˇ ㄌ一ˇ

繁体五禮

五礼

词语解释

五礼[ wǔ lǐ ]

⒈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引证解释

⒈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

《书·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孔 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所谓五礼者,正谓公、侯、伯、子、男朝聘之礼也。”

⒉  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五礼,吉、凶、军、宾、嘉。”
《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宋 苏轼 《隆祐宫设庆宫醮青词》:“介万寿之无疆,锡五礼之纯备。”

国语辞典

五礼[ wǔ lǐ ]

⒈  古代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

《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
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礼,吉、凶、军、宾、嘉。」
《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⒉  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的礼。

《书经·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汉·孔安国·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

分字解释


造句

  • 分别从这个时期吉、凶、宾、军、嘉五礼,分析玉器在礼制文明中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
  • 雷富礼刚刚在新西兰进行了为期五周的徒步旅行。 他将发表演说,目前正在撰写一本关于管理的书。
  • 部分意义上,这五个桥也意义着儒家学说中的人类的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
  • 硬山顶,中轴线布局,由山门穿天井拾级而上是花母殿,再经礼亭达五岳殿。
  • 詹妮弗穿着露肩透视黑裙配着黑色口红在周五出席了新电影在巴黎的首映礼。
  • 而郑玄注中所保存的文献材料,说明仁义礼智圣五行说的思想源自孔子。
  • 英皇口琴五重奏为开幕礼顷力演出。
  • 第五周开始可见卵周有何博礼现象。
※ "五礼"的意思解释、五礼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