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ǎo yī
注音ㄘㄠˇ 一
⒈ 编草为衣。
⒉ 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⒊ 隐者的衣着。
⒋ 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⒈ 编草为衣。
引南朝 齐 萧子良 《陈时政密启》之二:“民特尤贫,连年失稔,草衣藿食,稍有流亡。”
《辽史·营卫志上》:“上古之世,草衣木食,巢居穴处,熙熙于于,不求不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梁提督》:“公因率众卒,草衣卉服,自丛嵐叠嶂间以刀掘路,士卒各怀一铁钉,踵跡相接,攀钉而上。”
⒉ 引申为粗劣的衣服。
引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王绩》:“论曰:唐 兴迨季叶,治日少而乱日多,虽草衣带索,罕得安居。”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投贤》:“官人既无处去,只在老汉家中权住,温习经史。草衣糲饭,不须挂心。”
⒊ 隐者的衣着。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至有画半策而綰万金,开一説而锡琛瑞。或起徒步而仕执珪,解草衣以升卿相。”
⒋ 指一种藻类植物。生长在阴湿的地方,连带一层薄土铲下来可作肥料。
引《人民日报》1953.12.5:“今年春天,互助起来以后,他光在这垃田里就下了二百担陈壁砖土和一百四十担草衣。”
⒈ 用草编制的衣服。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贾充初定律令」句下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有核练才,清虚寡欲,喜论经史,草衣缊袍,不以为忧。」
唐·张籍〈夜到渔家〉诗:「遥见寻沙岸,春风动草衣。」
⒉ 隐者、隐士。
引唐·景云〈谿叟〉诗:「潇洒尘埃外,扁舟一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