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貌
词语解释
体貌[ tǐ mào ]
⒈ 身材容貌。
英appearance;
⒉ 指以礼貌相待。
英treat sb.with due respect;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体皃”。
⒉ 体态容貌;模样。
引《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 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词。”
李周翰 注:“言 玉 容貌美丽,能为几微之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君才过人,而体貌躁,非女婿才。”
一本作“体皃”。 宋 彭乘 《续墨客挥犀·海人》:“时月正明,见十数人自海连臂而出,登屿笑语,语不可解,体貌与人无异,但裸形耳。”
⒊ 形容;描绘。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状者,貌也。体貌本原,取其事实。”
詹鍈 义证引 李曰刚 曰:“体貌本谓体态与貌相……舍人此处独用作动词,犹言‘形容’‘描绘’也。”
⒋ 体制;规矩。
引《国语·楚语上》:“体貌以左右之,明行以宣翼之。”
唐 李德裕 《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絶缔交,去辅车之势。”
⒌ 礼貌。体,通“礼”。
引宋 王安石 《上宋相公启》:“优为体貌,略去等夷。”
⒍ 谓以礼相待;敬重。体,通“礼”。
引《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髠 为 齐 使於 荆,还反,过 薛,孟尝君 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
一本作“礼貌”。 宋 苏轼 《赐知永兴军韩缜三上表陈乞致仕不允断来章诏》:“朕体貌诸老,仪刑四方。”
清 方苞 《二贞妇传》:“家人重其义,故於其子亦体貌焉。”
国语辞典
体貌[ tǐ mào ]
⒈ 形体面貌。
引《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
《薛仁贵征辽事略》:「见仁贵凤姿端雅,体貌非俗。」
⒉ 礼遇,以礼相待。
引《战国策·齐策三》:「淳于髡为齐使于荆,还反过薛,而孟尝令人体貌而亲郊迎之。」
《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所以体貌大臣而厉其节也。」
分字解释
- 我们从父母的遗传中得到许多体貌特征。
- 对于男性来说,身高是最具影响力的一项体貌特征。
- 罗琳所给与读者的是这些零散的体貌特征的集合;
- 汉中方言中的助词“倒”既是体貌标记又俱形容词词尾功能。
- 本文对原平方言的体貌系统做了一定程度的描述,并兼顾时制。
- 是“他们内心的火热”[3]告诉世界他是谁,而非他的体貌特征。
- 女性的以体貌和气质之美、衣着和修饰之美获得男权社会的更多欣赏和关注。
- 尽管鸟类体型大小和年龄有关,然而很多时候大小差异是多种鸟类唯一的体貌区别。
- 包办婚姻在印度仍为属普遍,而那些征婚广告通常都列出对其对象要求的体貌特征。
- 毫不奇怪,她坚信自己儿子与常人稍异的行为和体貌特征只不过是其智力非凡的外在表现。
- 但不是一眼就能将他认出;是“他们内心的火热”[3]告诉世界他是谁,而非他的体貌特征。
- 斯塔丝·阿利和这位绝地大师有基本相似的体貌特征,而且她们的穿着打扮也有同样的文化根源。
- 第四章为体貌,描写海门方言的实现体、将行体、起始体、进行体、持续体等体意义的表达形式。
- 这两类传说中的哈撒儿形象均与其性格、体貌、精神和历史功绩以及成吉思汗事业相关,有其历史渊源。
- 研究者称用这项方法预测头发颜色的准确率达到90%,可以帮助司法调查工作者确定未知嫌疑人的体貌特征。
- 联邦调查局说这些体貌特征的描述来自于被劫持飞机上的空乘人员。 这个飞机就是1971年11月24日从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飞往西雅图的西北航空的305航班。
相关词语
- guì tǐ贵体
- bā tǐ shū八体书
- bǐng tǐ禀体
- mǔ tǐ母体
- piān tǐ篇体
- yè tǐ液体
- tǐ wù yuán qíng体物缘情
- tiān tǐ天体
- yàn tǐ艳体
- liáng tǐ wēn量体温
- tǔ rǎng jiāo tǐ土壤胶体
- xī kūn tǐ西昆体
- tǐ yàn体验
- yàn tǐ燕体
- líng tǐ灵体
- fēn tǐ分体
- huáng tǐ黄体
- sān wèi yī tǐ三位一体
- jué yuán tǐ绝缘体
- rǎn sè tǐ染色体
- yán mào颜貌
- shì mào饰貌
- gǎi róng yì mào改容易貌
- jiǎn mào俭貌
- yǐ mào qǔ rén以貌取人
- xiàng mào象貌
- sòng mào颂貌
- nián mào年貌
- lǚ mào旅貌
- yuè mào月貌
- mào gōng貌恭
- xiàng mào相貌
- miàn mào面貌
- yí xíng qù mào遗形去貌
- yì mào佚貌
- xū mào须貌
- wén mào文貌
- chūn mào春貌
- yí mào qǔ shén遗貌取神
- quán mào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