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ī

诗法


拼音shī fǎ
注音ㄕ ㄈㄚˇ

繁体詩法

诗法

词语解释

诗法[ shī fǎ ]

⒈  诗的创作方法和规律。

引证解释

⒈  诗的创作方法和规律。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杜 之诗法出 审言,句法出 庾信,但过之尔。

杜 之诗法, 韩 之文法也。”
宋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明 海瑞 《注唐诗鼓吹序》:“况賡歌《风》、《雅》、《颂》,诗法在焉。”
郑逸梅 《南社社友事略·苏曼殊》:“三四句不从此着想,衡以诗法,也太疏忽。”

国语辞典

诗法[ shī fǎ ]

⒈  作诗的方法。

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杜之诗法出审言,句法出庾信,但过之尔。」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少陵诗法如孙吴,太白诗法如李广。」

分字解释


造句

  • “诗法”理论,是中国古代诗论的核心命题之一。
  • 在诗法臻于极致的唐朝,这一诗歌创作技巧更为诗人们自觉而圆熟地运用;
  • 李梦阳等人推崇严羽却又大谈“法式”的矛盾现象,说明“诗法”是研习创作的客观要求;
  • 六韵步诗行在古典作诗法中,前四个音步为长短短格或长长短格,第五个为长短短格,第六个为长长格的一行诗纥。
  • 其效果是“跳跃节奏”。到19世纪末,这种诗法始为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184 ~ 1889)所模仿和再用。
  • 可能是一张画,一张相片,一首诗或是一本小说,如果你创造了它,你就拥有了它,而它的版权法本身就保证其所有权。
  • “知道一首诗是否不朽的唯一方法是等着看看它是否不朽,这简直荒谬可笑”(罗伯特·弗罗斯特)。
  •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早就存在以数字入诗的现象,但杜牧却将这一手法加以充分的运用。
  • 世上没有写完的诗,只有停写的诗。——保罗·法勒里(1871 - 1945)。
  • 卑诗省陆地和淡水湖面积952,263平方公里,比法、德两国面积总和还要大,占加拿大国土面积10%。
  • 今天由茶桶寄来的四种纸抵达于此。八首尚未写成手书的诗是由一位法友,她是家中排行老四的女儿,所提请。
※ "诗法"的意思解释、诗法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