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g

羌族


拼音qiāng zú
注音ㄑ一ㄤ ㄗㄨˊ
词性名词

羌族

词语解释

羌族[ qiāng zú ]

⒈  分布于四川的少数民族。约198万人(1990年)。用羌语。无文字,长期通用汉文。崇奉屋顶白石为天神。喜吹羌笛,自娱自乐。流行“跳盔甲”传统祭礼舞。传统节日有羌年等。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擅长掘井和石砌建筑技术。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尔玛”。十九万八千余人。主要聚居在 四川省 茂汶羌族自治县 和 松潘县 南部。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无文字。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解放前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文教卫生事业有很大发展。

国语辞典

羌族[ qiāng zú ]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现居四川西北边境的松潘、黑水、理县、汶川、茂汶等县。人口约二十万。以农耕维生,兼事狩猎、畜牧。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有南北两种方言,大多兼通汉语,无文字。信奉喇嘛教及本身原始宗教。

英语Qiang ethnic group, nowadays esp. in north Sichuan

德语Qiang

法语Qiang (ethnie)​

分字解释


造句

  •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 王翰,元代河西诗人,党项羌族。
  • 岷州是古羌族的发祥地之一。
  • 规划将新址作为重建羌族文化的地点。
  • 羌族是我们中华大家庭的古老民族之一。
  • 你打扮成羌族姑娘,我差一点都认不出来了。
  • 你忘了,这炎帝神农氏是古时候羌族的首领。
  • 羌族是活动于黄河中、上游的一个强大民族。
  • 董仁威说,羌族在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但他们能挺住。
  • 就羌族酒文化的恢复与重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同时也展出了有关震前震后羌族人民的照片和录像。
  • 并以此为典型反映土司制度在羌族地区的施行状况。
  • 纳萨是羌族社会中独特的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祭祀神坛。
  • 羌族;羌族刺绣;审美内涵;旅游用纺织品;设计应用。
  • 在傍晚,我们一起跳了羌族的舞蹈,我认为那舞蹈非常的棒。
  • 从东汉开始,羌族民众开始内迁关中,到隋唐最终融入汉族。
  • 所以这种民歌都是依靠一代代的羌族人口头相传才得以流传至今的。
  • 我们再看羌族的结构,他们也含有部分的d型,但还是以O2为主。
  • 羌族诗人董湘琴的《松游小唱》与岷江河谷地域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 其中展出的最有特色的羌族物品包括刺绣,猴头形状的帽子,羊皮鼓。
  • 吉娜羌寨是羌族文化体验观光地,也是羌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
  • 希望在纪录羌族历史、传播羌族文化上提供后来研究者直观的图像资料。
  • 当他们放假回家,村里的老人们就教他们说羌语,帮助他们了解羌族文化。
  • 气候的变迁使古羌族的先民们南迁,姓氏文化的繁荣让古羌族走向了世界。
  • 气候的变迁使古羌族的先民们南迁,姓氏文化的繁荣让古羌族走向了世界。
  • 董仁威说,羌族在地震中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但他们能挺住。但如果迁居,可能破坏他们的文化。
  • 的确是这样,因为羌族多声部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民歌,而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
※ "羌族"的意思解释、羌族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