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拼音qī qī
注音ㄑ一 ㄑ一
组合AA式

七七

词语解释

七七[ qī qī ]

⒈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祭奠一次,最后一次是第四十九天,叫“七七”。也叫“尽七”、“满七”、“断七”

Double Seven;

引证解释

⒈  旧俗以人死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日止,共为七七。

《魏书·外戚传下·胡国珍》:“又詔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十老 病重,医治不痊,呜呼哀哉。 朱重 搥胸大慟,如亲父一般,殯殮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丧家七七之期,见於《北史》《魏书》《北齐书》及 韩琦 《君臣相遇传》。又 顾亭林 《日知録》、 徐復祚 《村老委谈》、 郎瑛 《七修类藁》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説,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復也。祭於来復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復,即不復矣,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説最通。”

⒉  数词。七的七倍,四十九。

《素问·上古天真论》:“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⒊  数词。七十七。

《南齐书·祥瑞志》:“《老子河洛讖》曰:‘年历七七水灭绪,风云俱起龙麟举。’”

⒋  指农历七月初七。参见“七夕”。

《新民歌三百首·万条蛟龙接上天》:“万条蛟龙接上天,牛郎织女笑开颜;如今车干天河水,不等七七就团圆。”

国语辞典

七七[ qī qī ]

⒈  俗以人死每七日设奠一次,至七七四十九日停止,自此不再接受亲友的吊唁。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搥胸大恸,如亲父一般,殡殓成服,七七做了些好事。」
《儒林外史·第四回》:「光阴弹指,七七之期已过,范举人出门谢了孝。」

分字解释


造句

  •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 中国的七七事变发生在1937年。
  • 这本书是关于七七事变的。
  • 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七七级油画专业毕业。
  • 七七爆炸案发生在伦敦获得主办权后的当天。
  • 当然还“云服务”还有一些七七八八的,这里。
  • 今天我还能记住的生词,但明天就忘得七七八八了。
  • 佛教里说人死七七四十九天后,灵魂就可以转世了。
  • 按照口头传统,七七节是摩西律法在西奈山产生的日子。
  • 一九七七年对天王星的几项新发现振奋了行星天文学家。
  • 我说的“修炼”当然不是要出家修炼或者闭关修炼七七四十九天。
  • 在伦敦七七事件后,报纸与公众都过度地提起“伦敦大轰炸的精神”。
  • 创建于一九七七年初,是生产出租汽车税控计价器、位移传感器的专业工厂。
  • 结论七七七酊对痹证所致的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麻木等有明显的疗效。
  • 七七节庄稼初熟,你们献新素祭给耶和华的日子,当有圣会; 什麽劳碌的工都不可做。
  • 而到一九七七年,国家规定一个四口的非农业家庭的平均贫穷线为年收入略高于六千二百美元。
  • 两年前带来的各种各样的药,除了胃药被吃得七七八八,其他都因为放到过期而陆续被我扔掉了。
  • 我应该带什么?如果你去参加一个“白象聚会”,千万记得随身带着七七八八的乐死人的礼物去参加聚会。
  • 著名的“七七定律”指出,70%的并购没有实现期望的商业价值,而其中70%失败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认为一些从未来过的地方却似曾相识,以及很多其他的对自然的感应;这个理论也能将轮穴的观点揭示个七七八八。
  • 七七事变后,埃里克仍以教徒身份在河北枣强一代传教,他的哥哥罗伯特是肖张(枣强)医院的负责人,埃里克也参加救治伤兵和接济难民的活动。
※ "七七"的意思解释、七七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