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鹿


拼音mǎ lù
注音ㄇㄚˇ ㄌㄨˋ

繁体馬鹿
词性名词
港台紅鹿

马鹿

词语解释

马鹿[ mǎ lù ]

⒈  马和鹿。

⒉  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东北、内蒙、西藏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药。

⒊  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引证解释

⒈  马和鹿。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马鹿之异形,众人所知也。”
唐 古之奇 《秦人谣》:“上下一相蒙,马鹿遂颠倒。”
《新唐书·元稹传》:“彼 赵高,刑餘之人,傅之以残忍戕贼之术,日恣睢,天下之人未尽愚,而 亥 不能分马鹿矣。”

⒉  鹿的一种。体长,肩高,耳大,有如小马,故称马鹿。雄的有角,最多生八叉。毛色夏季赤褐色,冬季灰褐色,臀部灰白色。我国多产于 东北、内蒙、西藏 等地。毛皮可做褥垫或制革,肉供食用,鹿茸入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鹿》。

沉凯 《古玛河春晓》第五章:“离他不到二十步远的水边,站着一头肥壮的马鹿,摇晃着一对美的盘杈大角。”

⒊  梵语Mahallaka的日语译音。无知,愚蠢。日语亦用以骂人,谓笨蛋;混蛋。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教者马鹿,学者亦马鹿。”
瞿秋白 《乱弹·小白龙》:“如此之爱国主义,如此之国家主义,如此之马鹿。”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九:“‘马鹿!’留一撮撮小胡子的 森田,也踱出来,站在一边,瞪着眼睛,帮着 韩老六 斥骂 郭全海。”

分字解释


造句

  • 这些人显然是猎人,遗址里有各种动物的骨头残骸,包括大象、犀牛、马鹿、野山羊和巨大的公牛。
  • 幸运的话,你就会欣赏到公园里马鹿的休闲活动。
  • 对马鹿流产胎儿的肝脏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
  • 2001年调查了肃南鹿场甘肃马鹿的基本情况。
  •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液,动物形态详“鹿茸”条。
  • 马鹿塘水利枢纽坝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就是基岩深风化问题。
  • 中国马鹿可能起源于欧洲;部分马鹿群体间存在基因交流情况。
  • 尤其是东北虎、豹、驼鹿、猞猁、紫貂、马鹿、梅花鹿等均为国家级稀有动物。
  • 结果,他们连马鹿的踪影也找不着,白忙了一天,只好空着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 马鹿食物中粗蛋白和酸性洗涤木质素的含量低于狍,可消化干物质的含量高于狍。
  • 近年来,由于采取了积极地保护措施,这里的野生马鹿、骆驼和鸵鸟数量明显增加。
  • 莲峰山,因九峰环峙、状似莲花而得名,又因马鹿成群出没山林而俗称“马鹿山”。
  • 构建NJ和MP分子系统发育树发现,塔里木马鹿与其他马鹿遗传距离较远,分属于不同的类群;
  • 这表明西北部分马鹿群体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其他马鹿的入侵,可能是由于群体间的引种杂交引起。
  • 很显然,此地居民是尼安德特人,他们都从事狩猎。该遗址还出土各类动物骨骼遗存,包括大象、犀牛、马鹿、野山羊和体型巨大的公牛。
  •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法对白唇鹿、马鹿和梅花鹿的红细胞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酶谱进行研究。
  • 2001年,加拿大亚伯达马鹿区医院整形外科医生罗德里戈·内拉(Rodrigo Neira)用激光照射人工培养的脂肪细胞,发现它使目标组织乳化了。
  • 但是多数家畜用脚掌弹跳,想想猫跟狗,然而其他动物是用脚趾小跑,比如马跟鹿。
  • 马是最常见的,鹿和野牛也很常见,可能这是他们猎杀的动物吧。
  • 这座博物馆收藏了两千多件展现自然与动物的艺术品,这里有许多绘画、照片和羚羊、鹿、鸟、马和其他动物的雕塑。
  • 这个现象在无脊椎动物中已经广泛的被研究过,而且在马、牛和某些鹿中也有出现。
  • 此后研究人员还克隆了猫、山羊、牛、老鼠、猪、兔子、马、鹿、骡及白肢野牛(东南亚地区一种大野牛)。
※ "马鹿"的意思解释、马鹿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