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ǔ

柳絮


拼音liǔ xù
注音ㄌ一ㄡˇ ㄒㄨˋ


柳絮

词语解释

柳絮[ liǔ xù ]

⒈  成熟的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

willow catkin;

引证解释

⒈  柳树的种子。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 梁 庾肩吾 《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復随风。”
唐 杜甫 《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 苏轼 《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红楼梦》第七一回:“我想柳絮原是一件轻薄无根的东西,依我的主意,偏要把他説好了,才不落套。”
杨朔 《<铁流>的故事》:“窗外满地正照耀着暖洋洋的太阳光,漫天正飞舞着软绵绵的柳絮。”

⒉  后遂以“柳絮”为典,多指才女或佳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 胡儿 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 无奕 女,左将军 王凝之 妻也。”
刘孝标 注引《妇人集》:“谢夫人 名 道藴,有文才。所著诗、赋、誄、颂传於世。”
元 王逢 《读余季女<怀其夫水宗道诗>序》:“余季女 ……赘同郡 水宗道。甫踰月, 水 具见 余 水迈柳絮,学不彼若,輒辞归,闭门读书,久不返。”
宋 苏轼 《谢人见和前篇》之二:“渔翁句好真堪画,柳絮才高不道盐。”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声落梁尘,词超柳絮。愿賡一曲,博笑大方。”

⒊  喻指雪花。

《水浒传》第九三回:“是夜刮起东北风,浓云密布,纷纷洋洋,降下一天大雪。明日,众头领起来看时,但见:纷纷柳絮,片片鹅毛。”
明 无名氏 《贫富兴衰》第一折:“四野云迷,雪花飘坠,长空内,柳絮纷飞,裁剪的鹅毛碎。”

国语辞典

柳絮[ liǔ xù ]

⒈  柳花凋谢结实,种子上带有丛毛,随风飞散,形似棉絮,故称为「柳絮」。

唐·张乔〈送友人往宜春〉诗:「落花兼柳絮,无处不纷纷。」

⒉  形容雪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分字解释


造句

  • 通过语言传递的祝祷不像柳絮,它的形态接近河流中的石头,时隐时现。
  • 每当柳絮拂过你的面颊时,你就会感觉到仿佛有数不清的手在抚摸着你的面颊。
  • 柳絮在空中飞舞。
  • 嫩枝婆娑起舞,柳絮团团飞扬。
  • 待柳絮落尽,夏天也就到了。
  • 乡下的春天,是柳絮飞舞的。
  • 你没看见空中飘着柳絮吗?
  • 他们是闻甜的新草和柳树柳絮花的第一。
  • 微风拂过,飞舞的柳絮仿佛是漫天的雪花。
  • 看着漫天的柳絮,微风拂过枝头,落了一地的白。
  • 我是一朵柳絮。
  • 我是一朵柳絮。
  • 墙角、花坛旁、草丛中、走廊边,都成了柳絮聚集的地方。
  • 每当你漫步在乡间小路上时,总会有数不清的柳絮扑面而来。
  • 春风拂过,柳絮纷纷离开柳树妈妈的怀抱,踏上浪漫的旅途。
  • 你看她《柳絮词》地结句:“好风频借力,送自己上青云!”
  •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 褐色的柳树在水里来回摆著,开了花的柳絮就象黄色的拇指纹。
  • 那一团团貌似柳絮的棉花被风吹得蓬松松的,像胖娃娃的笑脸。
  • 这几天,西湖边、运河边,微风一起就能看到漫天的柳絮飘飘。
  • 还好周重光机智,提前开枪让柳絮枣花提前知晓,有时间藏起来。
  • 漫天的柳絮,清脆的草坪,百花争奇斗艳,冰冷的世界变得温和起来。
  • 溯往昔,愁苦之人如柳絮飘飞难以记数,而为什么每一个都难逃孤单。
  • 你走去的时候,这飞舞的柳絮又仿佛漫天的雪花,揭开一个冷酷的谜底。
  • 通过语言传递的祝祷不像柳絮,它的形态接近河流中的石头,时隐时现。
  • 我也向往像漫天飞雪一样的柳絮在随风的飘向一个我从来都没去过的地方。
  • 爱的丝也如四月的柳絮一般飞舞着,迷乱着我们的眼,雪一般覆盖着视线。
※ "柳絮"的意思解释、柳絮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