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īn

金泥


拼音jīn ní
注音ㄐ一ㄣ ㄋ一ˊ

金泥

词语解释

金泥[ jīn ní ]

⒈  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⒉  用以饰物的金屑。

引证解释

⒈  以水银和金粉为泥,作封印之用。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封泰山禅梁父》:“剋石纪号,著己绩也。或曰:金泥银绳,印之以璽。”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卫青、张騫、苏武、傅介子 之使,皆受金泥之璽封也。”
唐 李贺 《咏怀》之一:“惟留一简书,金泥 泰山 顶。”
王琦 汇解:“金泥,以水银和金为泥,以封玉牒者。”

⒉  用以饰物的金屑。

唐 孟浩然 《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宋 周邦彦 《风流子》词之一:“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九:“金泥緑玉字,千古藏莓苔。”
清 龚自珍 《后庭宴》词:“聘乏金钱,贮无金屋,嫁衣不用金泥簇。”

国语辞典

金泥[ jīn ní ]

⒈  古代的封禅书,以水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故称为「金泥」。

《汉书·卷六·武帝纪》三国魏·孟康注:「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于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纪号,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检之封焉。」

⒉  泥金的纸帖。

唐·白居易〈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弘农旧县授新封,钿轴金泥诰一通 。」
宋·王沂孙〈高阳台·残雪庭阴〉词:「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

⒊  以金粉饰物。

唐·孟浩然〈宴张记室宅〉诗:「玉指调筝柱,金泥饰舞罗。」

分字解释


造句

  • 前言: 目的:通过在金泥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釉瓷粉提高金泥涂层的耐磨性。
  • 电积到钢棉上的金银泥用化学方法进行分离,金泥经熔炼后得合质金,银泥熔炼后可得98%的银锭。
  • 金咪:我比较喜欢冷冻披萨!这些马铃薯泥套餐也不错。
  • 马鞍桥金矿是南秦岭泥盆系铅锌金(银汞锑)多金属成矿带中具有代表性的大型金矿床。
  • 利用本实验方法成功实现了合金和阳极泥标准样品中金的在线预浓集分离、测定。
  • 现榨草莓泥,酸奶,金酒,青柠汁,自制泡沫。
  • 重点介绍了国外从阳极泥中回收金、银的几个主要厂家的工艺改造情况。
  • 五金工具系列以异型油灰刀、抹泥刀、小五金为主。
  • 介绍了从铜阳极泥中回收金的工艺流程,指出了影响金回收率的主要因素。
  • 探讨了铅阳极泥中金、银、铜、锑、铋等金属回收方法与指标以及砷的污染防治措施。
  • 采用铅火试金预富集,ICP - AES法同时测定铜阳极泥中微量铂和钯含量。
  • 本文研究了用酸性硫脲溶液从铜阳极泥中浸取金的方法。
  • 秦岭地区广泛分布有煌斑岩,其主要赋存于古生界志留系与泥盆系的粉砂质板岩中,大部分含金较高。
  • 金主要以镜下不可见的微细粒金为主,矿石中绢云母含量很高,矿石泥化严重,浮选回收率偏低。
  • 本发明属于全泥氰化炭浆吸附法提金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炭浆法快速提金 工艺。
  • 页水河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成矿田西南部,容矿围岩为中泥盆统广金坝组第三段中的灰岩、千枚岩等。
  • 某金矿采用堆浸工艺,金的浸出率一直较低,改用全泥氰化浸出工艺进行试验,金的浸出率也没有明显的提高。
  • 页水河铅锌矿床位于西秦岭西成矿田西南部,容矿围岩为中泥盆统广金坝组第三段中的灰岩、千枚岩等。
  • 研究了从铅阳极泥中湿法提取金、银、锑的工艺,该工艺金、银综合回收率分别达到96.05%、97.72%。
  • 数百万年的冰川的力量给我们提供的一种独特的冰川泥是本品的重要成分。金思黛尔冰河纪冰川泥洁肤皂含有来自洁净的冰川湖泊的天然冰山泥。
  • 该矿石常规全泥氰化金浸出率仅为5 1.78%。
  • 矿砂洗净度高,适应性强,对含泥较多的矿区都有较好的选矿效果,可在任何金矿区作业,选金回收率高。
※ "金泥"的意思解释、金泥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