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èdài

借贷


拼音jiè dài
注音ㄐ一ㄝˋ ㄉㄞˋ

繁体借貸
词性动词


借贷

词语解释

借贷[ jiè dài ]

⒈  借进贷出。

borrow or lend money; debit and credit sides;

引证解释

⒈  向人借用钱物。

《晋书·王衍传》:“父卒于 北平,送故甚厚,为亲识之所借贷,因以捨之。”
明 唐顺之 《与胡梅林总督书》三:“弟亦搜括家貲,并借贷,仅得银五百两,通公所给,是千金而已。”
巴金 《利娜》上:“他没有这笔钱,因此只得向押款银行借贷。”

⒉  将钱物借给他人。

宋 叶适 《故昭庆军承宣使崇国赵公行状》:“民业耕者,田主借贷之。”
《金史·熙宗纪》:“﹝ 皇统 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飢民酬赏格。”

国语辞典

借贷[ jiè dài ]

⒈  向人借用财物。

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诗:「爱日恩光蒙借贷,清霜杀气得忧虞。」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六老此时为这儿子面上,家事已弄得七八了。没奈何要儿子成就,情愿借贷延师,又重币延请一个饱学秀才,与他引导。」

⒉  将财物借给他人。

《金史·卷四·熙宗本纪》:「皇统四年……十月壬辰,立借贷饥民酬赏格。」

⒊  簿记或资产表上的借方与贷方。

分字解释


造句

  • 他们在诉讼过程中可能需要借贷。
  • 借款人应当慎重考虑之后再行借贷。
  • 高利率有助于控制借贷。
  • 高昂的借贷成本正抑制行业对新设备的投资。
  • 信用卡生意正在走下坡路,更多的借贷人不履行还贷责任。
  • 低利率可以通过为消费者和商家降低借贷成本来促进经济发展。
  • 消费与借贷增加,这让很多人热血沸腾。
  • 目前美国有2150万学生,很多人将依靠借贷支付大学学费。
  • 大多数州对立法机关借贷的权力加以限制,其目的是保护纳税人和维护州政府的信誉。
  • 家庭信贷总部在荷兰,但是它的所有业务差不多都是在新兴市场的零售业借贷,包括俄罗斯,越南和中国。
  • 美国人认为市场是最清楚的,而欧洲人和他们则不同,他们没有预料到市场会对他们无止境的借贷做出何种反应。
  • 德国认为,必须通过在借贷、支出和竞争力方面制定更严格的规则来拯救欧元,并对不遵守规则的政府实施准自动制裁。
  • 总的借贷报表称作借贷平衡表。
  • 通胀数字未包括借贷成本。
  • 分析者说,最大的问题是高失业率,这会导致借贷需求减少以及银行不愿意放贷。
  • 尽管许多其他大公司抵挡住了过度借贷的诱惑,但开发商还是大量借贷去建造了更大、更豪华的酒店,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计划去拉斯维加斯度假一样。
  • 这场痛苦不仅来源于其它的借贷。
  • 这些企业为什么借贷后又返存银行?
  • 例如,从一家银行借贷风险较大。
  • 人们不喜欢借贷,他们只喜欢还债。
  • 改变gse的借贷标准如何尼?
  • 征税太多、开支太多,借贷太多。
  • 但是,借款人也同样缩紧了借贷。
  • 金钱可以借贷,你能借贷时间吗?
  • 他们鼓励了太多的借贷和太少的储蓄。
  • 公司将会发现借贷更加困难。
  • 银行借贷额今年的增幅不会超过3%。
  • 因此,国营企业被迫借贷。
※ "借贷"的意思解释、借贷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