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鼓
词语解释
建鼓[ jiàn gǔ ]
⒈ 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⒉ 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军队作战,立晋鼓以指挥进退,谓之建鼓。
引《左传·哀公十三年》:“日旰矣,大事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长幼必可知也。”
孔颖达 疏:“建,立也。立鼓击之与战也。”
《国语·吴语》:“十旌一将军,载常建鼓,挟经秉枹。”
韦昭 注:“鼓,晋鼓也。 《周礼》:‘将军执晋鼓。’建,谓为楹而树之。”
按《周礼·地官·鼓人》“以晋鼓鼓金奏” 郑玄 注:“晋鼓长六尺六寸。”
⒉ 鼓名。亦称植鼓。鼓身长而圆,用一木柱直贯鼓身,以为支柱。
引《庄子·天运》:“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风而动,总德而立矣,又奚杰然若负建鼓而求亡子者邪!”
《汉书·何并传》:“林卿 既去,北渡 涇 桥,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
颜师古 注:“建鼓,一名植鼓。建,立也,谓植木而旁悬鼓也。县有此鼓者,所以召集号令,为开闭之时。”
《文献通考·乐九》:“陈氏 《乐书》曰:《明堂位》曰:‘ 殷 楹鼓。’以《周官》考之,《太僕》:‘建路鼓於大寝之门外。’《仪礼·大射》:‘建鼓在阼阶西南鼓。’则其所建楹也。是楹为一楹而四稜也,贯鼓於端,犹四植之桓圭也。 《庄子》曰:‘负建鼓。’建鼓可负,则以楹贯而置之矣。 《商颂》曰‘置我鞉鼓’是也。 魏 晋 以后,復 商 置而植之,亦谓之建鼓。 隋 唐 又栖翔鷺於其上,国朝因之。其制高六尺六寸,中植以柱,设重斗方盖,蒙以珠网,张以絳紫绣罗,四角有六龙竿,皆衔流苏璧璜,以五綵羽为饰,竿首亦为翔鷺,旁又挟鼙、应二小鼓而左右。然《诗》言‘应田县鼓’,则 周 制应田在县鼓之侧,不在建鼓旁矣。”
分字解释
- 商周至汉代的鼓称建鼓,是宫廷祭祀等活动的重要专用乐器,仅有实力雄厚的王或诸侯才能使用青铜鼓座的建鼓。
- 我花了很长时光去建复它,但依然在替这一笨拙的习惯鼓蒙折磨。
相关词语
- yuè jiàn月建
- jiàn shè建设
- dā jiàn搭建
- jiàn chú建除
- jiàn xū建戌
- jiàn xī chūn建溪春
- jiàn zhù wù建筑物
- jiàn dìng建定
- guī jiàn规建
- jiàn hài建亥
- jiàn shì建事
- jiàn shè xìng建设性
- jiàn tóng建同
- jiàn yì建议
- jiàn ān建安
- jiàn míng建明
- jiàn chǒu建丑
- gāo céng jiàn zhù高层建筑
- jiàn mǎ建马
- jiàn xié建邪
- wǔ gǔ五鼓
- dōng běi dà gǔ东北大鼓
- gǔ sè鼓瑟
- tà gǔ踏鼓
- liù gǔ六鼓
- xiàng jiǎo gǔ象脚鼓
- gǔ téng téng鼓腾腾
- gǔ dǎo鼓导
- zhōng gǔ zhī sè钟鼓之色
- gǔ fū鼓趺
- tài píng gǔ太平鼓
- hé gǔ何鼓
- jié gǔ节鼓
- yú gǔ dào qíng鱼鼓道情
- tóng gǔ铜鼓
- fú gǔ枹鼓
- dāng miàn luó duì miàn gǔ当面锣对面鼓
- zhòng zhèn qí gǔ重振旗鼓
- yáo gǔ摇鼓
- gǔ fān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