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ěijūn

北军


拼音běi jūn
注音ㄅㄟˇ ㄐㄨㄣ

繁体北軍

北军

词语解释

北军[ běi jūn ]

⒈  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未央宫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长乐宫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文帝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东汉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

⒉  指唐代皇帝的北衙禁军。

⒊  指北洋军阀的军队。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 未央宫 在京城西南,其卫兵称南军; 长乐宫 在京城东面偏北,其卫兵称北军。 文帝 时合南北军,其后宫室日增,南军名没,而北军名存。 东汉 沿之,置北军中候,掌监五营,称为北军五校。参阅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汉南北军义》。

《史记·吕太后本纪》:“七月中, 高后 病甚,迺令 赵王 禄 为上将军,军北军; 吕王 产 居南军。”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疑其 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舍於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⒉  指 唐 代皇帝的北衙禁军。

唐 张说 《颍川郡太夫人陈氏神道碑》:“神龙 三年七月五日,北军作难, 西华 失守,骑入宫壼,兵缠御楼。公孤剑凌锋,羣凶夺气,仓促之际,安危是属。”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自 叔文 归第, 伾 日诣中人并 杜佑,请起 叔文 为相,且总北军。”
《资治通鉴·德宗贞元十九年》:“建中 初,敕京城诸使及府县繫囚,每季终委御史巡按,有寃滥者以闻;近岁,北军移牒而已。”
胡三省 注:“宦官势横,御史不敢復入北军按囚。”

⒊  指北洋军阀的军队。

鲁迅 《书信集·致蔡元培》:“近知 江 北一带,颇有散兵,半是北军旧属。”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一:“车是普通的三等客车,因为车上的电灯设备被北军破坏了还没有复元,车厢中只点着几盏马灯。”

分字解释


造句

  • 东北军和西北军控制了西安。
  • 面对李将军的进攻,北军严阵以待,准备充足。
  • 我还记得我们一道在东北军垦农场劳动的情形。
  • 数周,北军败迹(全无),重振旗鼓,准备再战。
  • 这里是原东北军张学良将军的公馆,历史气息浓厚。
  • 1865年四月,南部联盟首都利其蒙被北军攻下。
  • 暴雨持续了一日,道路积水,田野涝渍,北军无法向前推进。
  • 北军七月初在盖提斯堡战役的胜利是他得到了一直在寻找的机会。
  • 南军看见一大群北军被困在脚下六英尺深的壕沟,当然高兴得很。
  • 在1862年初的一连串胜果之后,北军在7月和8月遭遇了颓败的挫折。
  • 两军合力,共击北军进攻,转而与尤利西斯·格兰特将军之师进行会战。
  • 他们深信内战已经结束了,他们认为北军的正义事业是不可能不获得胜利的。
  • 郭松龄反奉,不仅是东北军阀史上的一个大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
  • 1862年二月,美国北军将领攸里西斯·格兰特率兵在多纳·尔森堡战役中取胜。
  • 1931年9月18日,装备精良、蓄谋已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进攻驻守沈阳的中国东北军。
  • 罗被捕后不久,他的儿子本已考进台北军事学院,继承了家族的军事传统,成为家里第三代军人。
  • 九月十三日,北军在南军早一天驻扎的原野上露营,一名士兵在草丛中捡到三支用纸包着的雪茄。
  • 格兰特攻取了多纳·尔森堡。这是北军在内战中最先取得的重要胜利之一,打开了讨伐南方的大道。
  • 此时,北军全部七个军团中的六个已经抵达战场,而第六军团以急行军的速度从32英里之外赶过来。
  • 易威尔企图一举攻占墓地山的努力完全失败,而对卡普山的攻击也被北军击退,只抢占到山脚下的一个据点。
  • 虽然这两支骑兵的战斗对整个战局并无决定性的影响,但斯图亚特因此无法抽身,使北军没有了的后顾之忧。
  • 这首歌是由一位独一神论的信徒(Unitarian)所写,把北军的胜利和基督最后的审判混杂在一起。
  • 然而,随着战事的绵延和爱尔兰人伤亡的增加,他们对联邦事业的同情心开始衰退,战争末期,许多人完全脱离了北军。
※ "北军"的意思解释、北军是什么意思由诗词六六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