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拼音 | 解释 |
---|---|---|
正声雅音 | zhèng shēng yǎ yīn | 纯正优雅的音乐。 |
亡国之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指国家将亡时充满愁苦与哀思的乐曲。后多指轻浮淫荡、委靡颓唐的音乐。 |
笑貌声音 | xiào mào shēng yīn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异口同音 | yì kǒu tóng yīn | 同\'异口同声\'。 |
锁骨观音 | suǒ gǔ guān yīn | 亦作“鏁骨观音”。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
袅袅余音 | niǎo niǎo yú yīn | 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 |
甘酒嗜音 | gān jiǔ shì yīn |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
靡靡之音 | mǐ mǐ zhī yīn | 柔弱颓废,让人委靡不振的音乐。 |
泮林革音 | pàn lín gé yīn |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
青鸟传音 | qīng niǎo chuán yīn | 即青乌术。鸟,“乌”字之讹。 |
伫候佳音 | zhù hòu jiā yīn | 伫:久立而等待。久久站着等候好的消息。 |
空谷足音 | kōng gǔ zú yīn | 指在空旷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
弦外有音 | xián wài yǒu yīn | 喻有言外之意。 |
众啄同音 | zhòng zhuó tóng yīn | 犹言众口一辞。 |
下里巴音 | xià lǐ bā yīn | 下里:乡里;巴:古国名,在今川东一带。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水月观音 | shuǐ yuè guān yīn | 佛经谓观音菩萨有三十三个不同形象的法身,画作观水中月影状的称水月观音吗,后用以喻人物仪容清丽俊美。 |
空谷跫音 | kōng gǔ qióng yīn | 意思是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 |
囚牛好音 | qiú niú hào yīn | 悦耳的声音。也特指乐声。犹言好消息。 |
金口玉音 | jīn kǒu yù yīn |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
佛旨纶音 | fó zhǐ lún yīn |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北鄙之音 | běi bǐ zhī yīn |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
丝竹之音 | sī zhú zhī yīn |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
一锤定音 | yī chuí dìng yīn | 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 |
正始之音 | zhèng shǐ zhī yīn | 1.指魏晋玄谈风气。2.指纯正的乐声。 |
遏密八音 | è mì bā yīn | 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桑间之音 | sāng jiān zhī yīn | 指淫靡的音乐。 |
梵呗圆音 | fàn bài yuán yīn | 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 |
一口同音 | yī kǒu tóng yīn | 犹言众口一词。 |
一槌定音 | yī chuí dìng yīn | 一锤定音。 |
跫然足音 | qióng rán zú yīn |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关键词:音字结尾的成语